爱尚家家纺(爱尚家定制女鞋)
“俺生产这些东西都得用针,也算是‘尖端’产业啦!”11月17日,在大周镇大尚庄村爱尚家家纺的产品展厅里,大尚庄党支部书记尚明明开玩笑说。
今年10月,尚明明带领大家建起爱尚家家纺。作为大尚庄村集体经济的一部分,爱尚家家纺筹备资金进购原材料,村民们在家自产自销,半个多月时间销售总额突破了3万元。通过这种模式,大尚庄村这个位于长葛新郑交界地带的偏远小乡村,又在乡村振兴之路上作出了新的探索。
“就靠着几位女同胞,我们销售额已经突破3万元!”
伴随着“轧轧轧”的响声,一双灵巧的手在缝纫机上左右翻飞,一条枕套很快就做好了。
“这样的枕套放在我这儿,一天做上百条不成问题。”说这话的是村民赵小玲,说话时她手上的活儿也没停下。
赵小玲年轻时候在外地做过纺织工人,缝纫机玩得“溜熟”。回到家乡后,她自己购置了两台自动缝纫机,平日就在家里做家纺代工。今年10月村里要成立爱尚家家纺的时候,尚明明第一时间找到了她。
“你还别说,还真就俺尚书记能想出这法儿。做家纺这点子换个男书记来,叫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赵小玲说。
赵小玲之前做代工的时候,日常生产所用的原材料需要自己购置,生产计划也要自己规划。“夏收秋收忙起来的时候,有时候厂里来了订单,忙得叫人直掉头发。”赵小玲“吐槽”说。
相比之下,跟村里爱尚家家纺“合作”要轻松不少。“现在村里把原材料都准备好了,我只管埋头干活儿就行了。如果出现了小问题也能很快跟尚书记商量着改,无论对我个人还是对村里都更有效率。”赵小玲说。
在尚明明的带领下,大尚庄村有十几名村民参与爱尚家家纺日常生产。半个月时间,刚刚起步的爱尚家家纺销售额就突破了3万元。
“我们村距离大周镇区较远,村里妇女除了一部分在工厂工作外,还有很多是家庭主妇。通过这种模式能够充分整合这一部分闲散劳动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俺大尚庄的女同志也能顶起半边天!”尚明明说。
“现在全大周都知道在俺这儿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床上用品,我们很有干劲儿!”
大尚庄村有一个4间瓦房组成的小院,这里曾是大尚庄小学的老校舍。今年国庆节前后,尚明明带着村“两委”干部把这里改造成了爱尚家家纺的展厅。
“咱们村里的群众效率太高了,本来生产出来的产品存放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但很快放不下了。‘两委’委员商议后,就把老校舍改造了一下做出了展厅,一来我们主要销售区域在大周镇内,附近村子的村民想买的时候可以直接来现场看货,二来也充当一个仓库。”尚明明说。
在这个不过5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放满了各式各样的家纺产品,床上四件套、棉褥、睡衣、棉枕、棉被一应俱全。
“一是靠口碑,二是靠大家在朋友圈和抖音里进行销售。”尚明明说,“我们现在生产规模不大,主要销售区域集中在大周镇内,一来二去大尚庄卖床褥的消息就传开了,前后不过半个多月工夫,整个大周就传遍了。”
为了加快销售速度,大尚庄村还推出了激励计划,大尚庄村民经手销售的货物可以拿到8.9%的返点。
尚淑纳是大尚庄最快拿到返点的“销售员”。她家里做的金属生意,尚淑纳平日的朋友圈也广泛,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自己村的“创业史”后,立马就有几个朋友找她买货了。
“平时闲着也是闲着,这是咱们村老乡们一针一线手工做出来的好东西,分享给亲朋好友挺好的。”尚淑纳说。
“我们没有产业基础,靠着一双手,也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提起大周,很多长葛人心里第一反应就是经济强镇。作为我市产业最发达的镇,大周镇的蜂产品、再生金属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是赫赫有名,但大尚庄位于大周镇与新郑八千乡交界地带,经济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相比大周其他村子,我们村的产业不发达,虽然也有少数村民靠着做生意过上了好日子,但就整个村子跟其他地方比起来实在没有啥竞争力。”尚明明说。
为了扭转这种颓势,大尚庄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今年夏天对全村集体经济资源进行了全面整合。一方面,村民流转的土地被开辟成为经济作物种植区,依靠特色农业拉动全村村民收入;另一方面成立了爱尚家家纺,充分利用农闲时节发展属于大尚庄自己的特色产业。
“咱大周的再生金属、蜂产品放在全国都是大名鼎鼎啊!对比之下,我们大尚庄有的只是能种好地的老百姓,能缝出好衣服的好媳妇。蜂产品、再生金属也是一代代大周人靠着双手一步步奋斗出来的。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尚庄人踏实肯干,也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我们大尚庄也一定能迎头赶上!”尚明明说。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三无反资讯网-君安思危(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sanwufan.com/ppjgdq/5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