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的功效和作用和禁忌(艾草的功效和作用泡脚可以止咳)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艾为多年生草本,高45~120厘米。茎直立,圆形,质硬,基部木质化,被灰白色软毛,从中部以上分枝。生长于路旁、草地、荒野等处。亦有栽培者。春、夏二季,花未开、叶茂盛时采摘,晒干或阴干。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苦辛,温。入脾、肝、肾经。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艾叶的选购
干燥的叶片,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叶片略呈羽状分裂,裂片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面灰绿色,生有软毛,下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微苦辛。以下面灰白色、绒毛多、香气浓郁者为佳。
艾叶的存储
阴干后,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
艾叶的食用方法
内服:煎汤,1~3钱;入丸、散或捣汁。
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禁忌人群
阴虚血热者慎用。
艾叶草功效与作用
艾叶草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
艾叶草处方别名有陈艾叶、蕲艾叶、艾叶炭等,性辛,味苦,归肝、脾、肾经。
一、功效
1.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2.艾叶草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于治疗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症。
3.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妊娠胎漏。将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二、用法用量
1.内服:煎汤,3~9克,或入丸散。
2.外用:适量,温灸,或煎汤熏洗。
三、禁忌证
阴虚血热者忌服。
四、给药说明
艾叶草辛香温燥,应该避免过量或者持续服用。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三无反资讯网-君安思危(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sanwufan.com/shjgdq/5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