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城管局扫黄打非工作总结(扫黄打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城管局扫黄打非工作总结(扫黄打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在“扫黄打非”工作中,全国共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500万件,处置淫秽色情、凶杀暴力以及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等的网络有害不良信息1900余万条,查办案件1.3万起。2021年,“扫黄打非”战线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发扬斗争精神、锤炼斗争意志,聚焦重点难点、狠抓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出版传播行为,全面扫除网上网下文化垃圾,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环境。

  着力维护文化安全

  为庆祝建党百年营造良好思想文化环境,是“扫黄打非”工作的全年主线。自2021年初开始,各地各部门提早部署、迅速行动,严格日常管理,强化市场检查,打防结合,协作联动,及时收缴非法有害出版物,坚决处置网上有害信息,成效显著。全国累计收缴有害图书等350余万件,清理有害信息100余万条。

  更加重视发挥案件挂牌督办机制的作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与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版权局等联合挂牌督办大案要案374起,有力推进重点难点案件的查办。

  各地查处一批非法出版、传播有害信息的大案要案。如,山东查办一起制售非法出版物案,查明犯罪团伙累计涉案金额7亿余元;四川破获一起销售有害出版物案,查获非法电子出版物500余万种。

 

  深入治理网络空间

  网络是“扫黄打非”主战场。

  各地各部门紧盯网络直播、音视频、社交平台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净网”“护苗”“清朗”等系列专项行动和专项整治。

  去年6月至10月,中央六部门扎实开展“净网”集中行动,进一步清理涉黄涉非等有害信息和有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内容,持续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其间,累计处置淫秽色情低俗等有害信息1000余万条,查办案件2012起。

  针对贩卖网络色情信息出现产业化、专业化的现象,各级“扫黄打非”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果断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各地从严处罚多个正规直播平台传播有害信息的行为,督促企业严肃整改,坚决切断非法利益链条。

  坚持打击与治理并重,在查办案件的同时,中央网信办、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等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促进网络直播行业规范发展。

  社交平台评论区一度成为色情引流重灾区。对此,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指导有关地方深挖线索,追根溯源,全链条打击,对犯罪分子予以刑事惩治。

  对搜索引擎引流淫秽色情网站以及网络游戏、网络文学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等问题,“扫黄打非”部门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封堵非法下载站点,对一批涉淫秽色情APP线索落地查人;严厉打击利用公众号传播淫秽色情小说行为;行政处罚一批游戏运营企业、网络文学平台。

  对履行主体责任不力的网站企业,执法监管部门严格处置处罚,责令全面整改并公开曝光。

  坚决保护未成年人

  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是“扫黄打非”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

  “扫黄打非”部门突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主题,扎实开展“护苗2021”专项行动。各地各部门加强部署安排,推进“饭圈”乱象整治,大力清查中小学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涉未成年人网络环境,坚决打击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和信息,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家长的好评。

  对危害未成年人成长权益的犯罪行为保持“零容忍”。网上“儿童邪典”视频出现反弹后,相关部门快速反应,清理相关有害视频、图片信息等4万余个(张),删除相关链接8万余条,行政处罚一批违规网络平台。浙江、山东、福建等地对有害题材作品加强监测查处,行政处罚多个涉案网站和个人,坚决遏制有害文化向未成年人渗透。

  为了破解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难题,“扫黄打非”部门大力配合管理部门加强对网络企业落实防沉迷措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北京、上海对不履行实名验证的网络游戏运营商作出了行政处罚。江苏加大对非法出租出售游戏账号行为的打击力度,查办南京“9·30”非法出租游戏账号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0余名。

  各地各部门加强正面宣传引导,调动各方力量组建“护苗联盟”,广泛开展“绿书签”“开学季”“网络安全进课堂”等宣传活动超10万场,建立各类“护苗”工作站5.3万个,凝聚全社会保护合力,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热爱阅读、文明上网。

  有力规范行业秩序

  坚持抓点带面、打管结合,促进相关行业规范发展。

  “秋风2021”专项行动中,不断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和侵权盗版行为,有力规范和维护新闻出版传播秩序。

  各地共计收缴非法报刊19万余件。山西查办太原“6·11”非法经营案,打掉一个编印非法期刊犯罪团伙,涉案金额600余万元;查办吕梁“12·17”自媒体敲诈勒索案,抓获8名通过自媒体实施敲诈勒索活动人员,涉案金额40余万元。

  各地坚决有力打击侵权盗版活动。辽宁、山东等地及时查办相关侵犯著作权案件5起,保障了党史学习教育指定用书正常发行秩序。河南查办开封“2·21”制售侵权盗版教辅案,打掉非法窝点6处,涉案金额7000余万元。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指导有关地方严惩网络侵权盗版行为,查办涉电商平台网店销售盗版图书案件45起,督促该平台加强内容安全管理,优化举报受理流程,扩充审核巡查队伍,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各地“扫黄打非”办公室积极探索创新,强化“扫黄打非”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等平台的结合融入。各地纷纷组织志愿者、信息员、“扫黄打非”妈妈工作队、“五老”义务监督员等队伍,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扫黄打非”工作的生动局面,基层文化环境日益清朗健康。

  延伸阅读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1月10日公布2021年度“扫黄打非”十大案件,涉及网络传播淫秽物品、制售非法出版物、假记者敲诈勒索、侵权盗版、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等类型。据统计,全年全国共查办“扫黄打非”案件1.3万余起,其中刑事案件近1900起,刑事处罚4070人。

  01

  河南周口“魅爱”网络直播平台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2021年10月,根据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转办线索,周口市公安局破获一起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件。经查,2020年10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利用聚合类软件在境外搭建“魅爱”等黄赌网络直播平台,非法牟取利益。目前,包括平台开发、运维客服、代收代付、推广代理、黄赌主播在内的771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02

  浙江杭州“黄瓜视频”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2021年11月,杭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破获一起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件,抓获平台博主、家族长、主播、技术支持、第四方支付等犯罪嫌疑人260名。经查,“黄瓜视频”APP通过付费点播淫秽视频、淫秽直播表演非法牟利3亿余元。目前,110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批准逮捕。

  03

  上海浦东“青山汉化组”等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2021年8月,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破获一起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件。经查,王某等犯罪嫌疑人组建“青山汉化组”“大帝国汉化组”“超能汉化组”等多个汉化组,从欧美、日本、俄罗斯等境外网站获取大量淫秽游戏进行专业破解、转译,通过社交软件招募会员玩家,以互联网分享方式向玩家提供淫秽游戏下载,目标受众为广大青少年学生群体,涉案金额310余万元。目前,6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批准逮捕,9人被取保候审。

  04

  广州“5·06”重特大走私淫秽物品案。2021年11月,广州海关缉私局破获一起重特大走私淫秽物品案件。经查,2020年以来,以杜某为首的走私揽货团伙大肆走私来自境外的淫秽物品、非法出版物。海关总署缉私局部署31个直属海关缉私局对通关、揽货、货主等实施全链条集中收网,共抓获犯罪嫌疑人91名,现场查扣涉嫌淫秽书籍约25万册、非法出版物约28万册。

  05

  山东枣庄“12·03”制售非法出版物案。2021年上半年,枣庄市公安局破获一起制售非法出版物案件,打掉一个专业制售非法出版物及盗版书籍的犯罪集团,查明涉案金额7亿余元,非法获利3200余万元。目前,公安机关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26名,打掉制售窝点27处,查扣印刷设备131套,收缴非法出版物10万余册、侵权电子书20TB。

  06

  安徽蚌埠“4·25”制售非法出版物案。2021年4月,蚌埠市怀远县公安局、文化执法等部门破获一起制售非法出版物案件。经查,宋某某等犯罪嫌疑人以牟利为目的,委托胡某某等人印刷制作非法出版物,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累计制售非法出版物69种、10万余册,涉案金额100余万元。目前,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

  07

  江苏徐州成某某等人侵犯著作权案。2021年3月,徐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破获一起侵犯著作权案件。经查,该案出版物的电子版来源于高校图书馆,犯罪嫌疑人成某某通过论坛等渠道搜集部分高校图书馆的账号密码,登录后使用采集软件批量下载馆藏电子书378万余种,廖某某向其购买后转卖给邹某等人,邹某等人印刷后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牟利。目前,1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

  08

  山西朔州“12·22”假记者敲诈勒索案。2020年12月,朔州市公安局破获一起假记者敲诈勒索案件。经查,2012年以来,犯罪嫌疑人师某以其注册的公司为依托,成立“法制与监察杂志社”,自建“法制与监察”“法制与反腐”“法制观天下”等6家网站,伙同他人假冒新闻工作者收集企事业单位负面信息,以公开报道为由,有组织地实施敲诈勒索和强迫交易等犯罪活动,作案70余起,非法获利220余万元。目前,1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

  09

  江苏南京“9·30”非法出租游戏账号案。2021年8月,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分局破获一起非法租售网络游戏账号案件。经查,犯罪嫌疑人蒋某雇佣多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经非法渠道搜集多款游戏账号,采取非法技术手段将400余个游戏账号通过成年人实名验证后,向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网民出租牟利,涉案金额300余万元,涉公民个人信息6万余条。目前,4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

  10

  北京某科技公司传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广播电视节目和网络信息案。2021年9月,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在工作中发现,某科技公司经营的视听平台向用户提供含有宣扬淫秽色情内容的广播剧、动画片、电视剧。2021年11月,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对该公司作出警告、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

  1月10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2021年度“扫黄打非”工作十大数据。一年来,各地“扫黄打非”部门紧紧围绕主线,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以专项行动为抓手,统筹网上清理和网下打击、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出版传播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1500万件——全国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500万件,文化市场环境进一步净化。

  1900万条——全国共处置淫秽色情等各类有害信息1900万条,网络空间进一步清朗。

  11万个——全国各地“扫黄打非”部门于2021年6月至10月开展“净网”集中行动,着重清理网络直播、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社交、弹窗广告等5个领域的网络有害信息,共取缔关闭违法网站11万余个。

  1.3万起——全年各地有关部门共查处“扫黄打非”相关案件1.3余万起,其中网络案件4500余起,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活动。

  374起——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相关部门挂牌督办重点案件374起,有力推动了重点难点案件的查办。

  380万件——全国共收缴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和侵权盗版教材教辅380余万件,“护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取得了良好成效。

  7亿元——山东破获枣庄“12·3”制售非法出版物案,抓获涉案人员50余名,累计涉案金额7亿元,是近年来国内破获涉案金额最大的一起制售非法及侵权盗版出版物牟利案。

  1300万条——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指导各互联网公司处置有害信息1300余万条,相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效果更加明显。

  12万场——在“护苗2021”专项行动中,各地“扫黄打非”办公室积极开展“绿书签行动”,全年累计举办各类宣传活动12万余场,为共同“护苗”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5.3万个——全国各地“扫黄打非”部门着力夯实“护苗”基层工作基础,累计新建“护苗”工作站5.3万个,并广泛开展宣传和志愿服务,及时发现上报线索,推动“护苗”工作扎根基层、取得实效。

  来源 | 《人民日报》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三无反资讯网-君安思危(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sanwufan.com/shjgdq/684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bmzkj01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