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诗经的文化常识(诗经的文化常识介绍)

  诗经文学常识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扩展资料: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诗经·国风》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在《七月》中,可以看到奴隶们血泪斑斑的生活。

  在《伐檀》可以感悟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向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大胆地提出了正义质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守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有的诗中还描写劳动者对统治阶级直接展开斗争,以便取得生存的权利。在这方面,《硕鼠》具有震颤人心的力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

  诗经的基本常识

  诗经的基本常识: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于春秋时流传。

  2、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

  《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

  《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3、《诗经》内容丰富,它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抵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是天象,地貌,动植物的各个方面。它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4、《诗经》是这样一种伟大的书,它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学开辟了范式,好的诗歌甚至是好的文学最终都与时间有关。

  5、孔子选编《诗经》,他在众多民间诗歌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诗歌,将描述世界上男女之间爱情的诗歌放在首位。生活的欢乐和人民的苦难,《诗经》充满了生动的生活场景。

  诗经文学常识的知识点

  诗经文学常识的知识点如下:

  1、诗三百: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四家诗:

  指汉代传习《诗经》的鲁、齐、韩、毛四家。《鲁诗》因鲁人申培而得名。《齐诗》出于齐人辕固,《韩诗》出于燕人韩婴,《毛诗》则由其传授者毛公而得名。前三家是今文学家,西汉时皆立于学官,置博士。魏晋以后,三家诗先后亡佚。

  3、六义:

  是关于《诗经》分类的一种说法,“六义”说源自《毛诗序》,《毛诗序》因承《周礼》“六诗”说,提到“诗有六义”的说法。

  4、风雅颂:

  《诗经》所收录的都是曾经入乐的歌曲,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指音乐曲调,国风即不同诸侯国和地区的地方土乐。

  雅:即正,是指周朝京都地区的雅正之乐。

  颂:是祭神祭祖时用的歌舞乐曲。

  5、赋比兴:

  是指《诗经》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

  

  诗经里的文化常识

  《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1、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2、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3、《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三无反资讯网-君安思危(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sanwufan.com/shjgdq/793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bmzkj01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