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文件可以复印么(机密文件管理规范)
涉密文件的管理,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涉密文件保密管理并非个体所能独立完成,在整个文件运转过程中,存在多名经手人,一人发生疏忽,则整个安全屏障即被打破。
典型案例
01
案例1:某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从市某政府部门领取1份标志为“秘密”的文件。为方便公司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文件精神,办公室副主任郭某将该文件交给文印员扫描,遮盖原密级标志,通过公司内部OA系统发给公司各党委委员,后将文件上传至公司网页“学习园地”栏目,造成泄密。
02
案例2:某企业秘书钱某将文件传阅夹送至部门经理办公室。该经理在阅看文件期间多次离开办公室,期间门未锁,随后发现文件丢失。经核实,丢失文件属于国家秘密。事件发生后,该企业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免去其部门经理职务。
03
案例3:某局在搬迁新办公楼前,安排办公室工作人员王某负责整理销毁有关文件资料。王某直接叫来废品收购人员,将清理出来的文件资料与报纸杂志一同卖出。在售卖过程中,王某的行为被有关部门发现。经鉴定,其中有1份秘密级文件。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给予王某行政警告处分,对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
涉密资料如何管理
一是加强保密教育,强化保密意识。通过警示教育、业务培训、宣传讲座等多种形式,让大家时刻绷紧保密这根弦,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保密常识、掌握保密技能,强化涉密人员保密意识的转化,从“无所畏忌、心存侥幸”到“身体力行、小心谨慎”。
二是加强涉密文件各环节管理。紧盯登记、阅批、传阅、办理、保管、销毁等环节,严禁对涉密文件拍照,扫描、复印要经有关领导审批,复印件视同原件进行保密管理,存放涉密文件的场所要配备必要的保密设备,销毁涉密文件应在指定单位进行销毁。
三是加强涉密会议材料管理。各类涉密会议发放的涉密文件、资料不得私自留存,回单位首先交给文件收发部门。与会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整理和发表涉密会议、活动的报告、讲话、发言等材料,会议、活动记录本(纸)要妥善保管。
如何复制、复印、摘抄、汇编涉密载体?
对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保密法中作了原则性规定,保密法实施条例中也有相关规定。根据这些规定,绝密级文件,非经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或者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复制、复印、摘抄、汇编机密级和秘密级文件,必须经过批准并履行审批手续。复印、复制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密件,应当经本机关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复印、复制上级机关下发或其他机关单位制发的密件,应当经制发机关批准。复印、复制密件不得改变其原定的密级和保密期限。复印、复制件须编制序号,控制发放范围,采取与原件同样的保密管理措施。
涉密文件、资料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汇编。汇编的密件,属于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必须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属于上级机关下发或者其他单位产生的,必须经发文机关单位同意。收录汇编的密件,应当分别标明原有密级和保密期限。汇编本封面应当按照收录密件的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标注。密件汇编应当按照其中最高密级的文件所限定的范围发放,不能擅自扩大范围;确需扩大发放范围的,应当经密件制发单位同意。密件汇编应当按照密件的保密要求进行管理。
如何收发、传递涉密载体
涉密载体的运转过程,主要包括密件的收发、传递、传输、签收、送阅等环节。
密件收发的保密要求。接收密件时,应当严格按照收发密件的基本程序办理,严格履行清点、签收手续,并检查签收单上的登记与密件实物是否相符。分发密件时,应当严格按照限定的接触范围分发,不能擅自扩大范围。限定范围以外的机关、单位因工作需要要求增发的,应当经过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分发时,应当认真填写密件分发表。
传递密件的保密要求。绝密级密件在市区内投递,应当派专车双人进行或者交由机要交通部门投递。其他密级的密件,也要专车专人投递,或者通过机要文件交换站进行交换,或者交由机要通信部门投递。发往市区外的密件,要通过机要交通或者机要通信部门投递。携带密件不得进入与工作无关的场所。未经批准,禁止携带密件参加外事活动和进入境外机构。携带密件外出途中安全受到威胁时,应当立即就近请示保密、公安、国家安全部门或请求其他国家机关、单位予以帮助,并尽快与本机关、本单位取得联系,如实报告情况。
因公出境一般不得携带密件,确因工作需要携带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三无反资讯网-君安思危(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sanwufan.com/cwjgdq/5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