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鹏飞有几个儿子?
姬鹏飞一生都在革命的道路上,英勇抗击过日寇;在解放战争中,为祖国的和平奉献过重要的力量;建国后,亦在相关岗位上,兢兢业业地为人民服务。
动荡时也受到过迫害,无论如何,他始终相信党,从未动摇心中的信念;改革开放期间,他亦为国家呕心沥血,做出无私奉献,一生高风亮节,受人尊敬。
01为祖国立下巨大功勋的姬鹏飞,职位与能力同步,官至副国级,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是新中国的外交部部长,是国务院原副总理,是人民群众崇敬的国家领导人……当然,他还是一位父亲。
就像所有的红色家庭一般,姬鹏飞一生对子女的教育,也是非常严格,坚决不允许子女搞特殊化,依靠长辈的名气为自己谋福利,希望他们独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在他的影响教育下,他的7个子女中,除去次子,他的三个儿子都参了军,长子姬明,曾在空军指挥学院任职,是副师级干部。
此外,他的大女儿名叫姬攸玲,考进了哈军工;次女名叫姬巧玲,是开发银行的总经济师;小女儿名叫姬怀玲,曾从业于军医大学,他们分别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姬鹏飞一直教育自己的子女要独立坚强,所以孩子受了委屈,他不会为他们找客观理由。因为方法总有很多,这条路行不通,可以尝试着走另一条,前提是需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积极乐观的心态,如此才能及时止损。且未来的道路还很长,子女需要学会坚强担当,才能在残酷的现实社会中,走得更远。
02比如,他的女儿巧玲,从小在良好的教育下,学习踏实努力,成绩优秀,完全能够保送哈军工,但学校却没有给她这个名额。
对此,她想不明白,因为能够获得保送名额的同学,学习成绩没有她好,这是不是有失公平呢?姬鹏飞则安慰女儿,可能学校看到我们家已经有一个孩子上哈军工了,就不给你安排了,那你考清华。由此可见,在他的教育下,其子女都很优秀,上名校完全是自己的努力。
另外,姬鹏飞还教育自己的子女,养成俭朴的品格,所以从不让他们使用他的电话,乘坐他的汽车,鼓励他们长大后,通过自己努力去获取。
姬鹏飞自身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平时饮食比较清淡,不会大鱼大肉,早餐多是稀饭、馒头,中午和晚上多是吃面条,如此朴素的作风,如果不知道的话,完全看不出他是身居高位的国家官员。
姬鹏飞的勤俭品质,离不开他童年时期的成长经历。他的故乡在山西省临晋县东张镇东张村,家庭条件和那个年代多数民众一样,条件非常艰苦,温饱还是一个问题,这使得他养成了节俭的生活习惯。
不幸的是,姬鹏飞的母亲在他年幼时便去世了,他从小没有母爱的庇护,早早地就学会了独立坚强,年仅16岁就独自去西安打工。
03去到外面的世界,他获得了先进思想的洗礼,加上他经历过苦难的生活,在那个年代饱受压迫,心里很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由于他有一定的医学知识水平,前期主要是在部队军医任职,为党与人民,进行救死扶伤的工作。
后来,因为他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意志力,踏实肯干的品质,在上级的认可下,曾在抗日战争中,担任过一师三旅政治委员等职务;在解放战争中,曾参与过淮海、渡江等战役,以英勇的表现,立下了出色的战功;建国后,在外交部任职,是当时最年轻的将军大使,也曾担任过原国务院副总理。
姬鹏飞活到了91岁的高龄,在2000年2月10日与世长辞,留下了传奇的一生,并将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给自己的子女们。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三无反资讯网-君安思危(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sanwufan.com/kjjgdq/1517.html